|
近日,公司組織對繁育基地的大葉蛋白菊產量進行預估測定,預估畝產達33噸左右,遠超去年的平均畝產17.8噸的記錄。 收割在即,已經生長兩年多的大葉蛋白菊,到底有多高的產量?今年是一個什么樣的收成?應該安排多少設備,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到收割中呢?公司為精準施策,組織對繁育基地的第三年植株進行實際產量預估測算。 實地量測中發現,絕大多數植株每窩分蘗數到達25支秸稈以上,有的分蘗出的秸稈數甚至到達47支之多。一窩達到25支秸稈的植株一次收割后可收獲11公斤左右鮮品;一年僅僅按收割四茬計算,一窩植株年收獲鮮重44公斤。每畝定植750窩,畝產達到33噸。 從生長情況來看,隨著植株分蘗數量的增加,大葉蛋白菊的產量將會形成穩中有升的態勢。 枝繁葉茂,稈莖粗壯。 公司有關技術負責人指出,大葉蛋白菊的產量增長跟田間管理有直接的關系,它和很多作物一樣,需要保證土壤肥力和充足的水份,才會迎來高產。他認為,大葉蛋白菊的種植和生長,也存在著區域差異,不能一概而論。在中西部地區,每畝定植株數在660到800株之間為宜,越是農作物高產區域的定植數相對較少為好,這樣既可以降低種植成本,又可以發揮大葉蛋白菊更大的生長潛力,獲取高產,取得更高的種植性價比。那么,作物生長期較短的地區,如北方地區,定植數應該多一些,一般在1200到2000株為宜,以確保畝產量。而且,像北方干旱少雨地區,水份容易蒸發,要有保水保肥措施。定植時,要施足基肥,保證水份充足。這樣才能確保較高的產量。 植株分蘗后長出30多根秸稈。 上一页大葉蛋白菊花開又一“春”下一页三歲了!為大葉蛋白菊慶生 |